美妈基地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春风十里玉门关百度云 > 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包带走

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包带走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“店小二认得你?”顾清若疑惑不解,她怎么每次来都是要排队的,这位不仅没有要等的意思,小二还给带到了雅间!

    叶瑾煜就这么暴露身份,也不怕有危险?

    “那可不是认得我,不过是看南安王叔的面子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南安王爷?”顾清若更迷惑了,这又是什么情况。

    “这沁芳斋是南安王妃的陪嫁,我不过是跟着王叔来过一回,小二就记住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难怪了。”顾清若道“那这顿记你账上了!我要吃沁芳斋的卤鸭子和八宝糯米糕,剩下的就挑这儿卖得好的一样来半份。”

    “你吃得完么?”叶瑾煜倒不是拒绝,只是这沁芳斋数得上的菜色就有十多样,他只怕顾清若吃不下。

    “吃不完可以带走嘛,我连食盒都带上了,就在马车里。”顾清若完全不知客气为何物。

    何况她下午什么点心都没用,喝的药在肚子里滚了几圈,此刻饿得紧。

    顾清若这才想起来,她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,直接一个雷就踩下去了。

    “还剩多少,全都给我,一点不许剩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顾清若应了声,暗道可惜。

    “以后少和这些人来往,在野之人心思难测,谁知道他们暗地里都是什么打算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顾清若含糊地答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晚膳用了么?”

    “还没有。”顾清若乖巧道“原本打算去沁芳斋的,便没有吩咐膳房准备。”她怎么知道叶瑾煜会来?

    没想到叶瑾煜先起了身“那就走吧。”

    顾清若一脸茫然“啊?”

    “愣着干嘛,不饿么?”叶瑾煜顺势打量了她一眼“这身也太素了,去换一身再出门。”

    顾清若一边念叨着,这个时辰去已经晚了,沁芳斋定然是客满,不知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吃上,一边在叶瑾煜的勉强挑选下换了一身出门的衣裳。

    两刻钟后,顾清若坐在沁芳斋的雅间里,觉得自己仿佛身在梦中。

    她之前说要干什么来着?用晚膳?

    “哪里来的流言,荒谬。”叶瑾煜听完不过嗤笑一声。

    顾清若知他爱茶,虽不甚会品,却也学了一门好手艺。放了东西,便挽袖仔细泡了一杯茶,递给叶瑾煜。

    “你尝尝这茶如何?”

    叶瑾煜闻着是没品过的茶香,接过来品了一口,道“颜色瞧着不错,味儿差强人意。哪来的?”

    “朋友所赠。”顾清若道“我喝不惯这个味儿,用来制奶茶又可惜了,你若是觉得还好,便都给你带回去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茶能值多少,前些时候看你用峨眉峰制奶茶的时候,怎么不见心痛。”叶瑾煜冷笑一声“怕不是哪个相好的送的吧?”

    顾清若……她这是说错了什么,话题是怎么拐到这儿来的?

    “冤枉啊,不过是一介江湖草莽而已,你见过的。”

    叶瑾煜略一回想,脸色不免更加难看“那个登徒子?”

    “那我送你首饰摆件,古玩玉器,怎么不见你有多开心?”

    顾清若理直气壮“那怎么能一样?”那些东西再好再稀奇,都是“贵妃娘娘”的,跟她顾清若又有什么关系。也只能摆在栖凤宫中自己看一看,既不能带出宫中,又不能换成银子使,有与没有又有何分别。

    只有握在手里的才是真的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顾清若忽然一愣,想必顾禾茹也是这么想的吧……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顾清若笑了笑“你说的对,这世上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,拦不住的。”

    就像是她们的宿命一般,有可能姗姗来迟,但终将殊途同归。

    “十里红妆啊。”顾清若浅笑着回想,道“外面已经有了传言,说庆王妃的嫁妆,颇有当年太子妃出阁的盛况。”

    当年的太子妃,乃京都第一才女,容色动人,圣旨赐婚,嫁的又是半君,可谓天下好事占了大半。

    出阁那日,整个京都万人空巷,彻夜灯火通明。

    叶瑾煜知道顾清若不想多说,一眼见到了摆在桌上的一些礼盒,好奇心起,问道“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准王妃送的,给我开开眼。不过这种俗物,怕是入不了皇上的法眼。”顾清若伸了个懒腰,懒洋洋地说。

    “那我倒是要看看了。”叶瑾煜打开一个锦盒,眉头一皱,随即伸手噼里啪啦把一列全都开了,皱眉问道“就这些东西?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说了吧,都是些俗物,你还非要看。”顾清若摊手表示无辜。

    “你四妹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?”叶瑾煜简直不能理解,她当顾清若是什么人?

    顾清若走过去把锦盒一一盖好“也不能这么说,虽然这些在宫中确实很一般,但毕竟是皇家的东西,外臣是极难获得的,要不是沾了庆王妃的光,我这还没有呢。”也不知道他刚刚粗手粗脚的,弄坏了哪个没有。

    “你喜欢?”叶瑾煜不可思议“就这种?”凤栖宫里随便哪个物件不比这些精美上十分,也不见顾清若有多稀罕,难道他从前看错了?

    “值钱的东西谁不喜欢。”

    明知是火坑,但面上的那一层繁花似锦足以魅惑人心。

    “若不是那道圣旨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天,你终于说出来了。我还当你永远不会提。”

    顾清若双眸清澈,注视着眼前这位天下第一尊贵之人“庆王给了你交换条件罢。”而且这个条件,一定非常丰厚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叶瑾煜不吝给出了答案。

    “是什么?”顾清若追问。

    “作为天子,朕不能告诉你。”叶瑾煜眼神深沉,话锋一转“但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必了。”顾清若摇头“这些事情,我本就不该知道。”作为臣子,暗中揣测君心,试探君意是他们的事情,能打探到多少是他们的本事。但让君王自己说出来……

    顾清若不嫌自己命长。

    “罢罢罢。”顾清若连忙揭过这个话题“我不说了还不行么。”

    “你就是嘴硬。”叶瑾煜毫不留情地揭穿她“嘴上说着不管,背地里赔了多少银子?”

    顾清若摸了摸鼻子“……那我总不能让别人看我镇国公府笑话吧。”正妃和侧妃不同,镇国公府要不给足了嫁妆,别人背地里还不定怎么议论呢。

    更何况,她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镇国公夫人掏空公中的银两来贴补顾禾茹吧?

    “她自己拎不清,你也用不着替她可惜,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。”叶瑾煜这话说得平静,眼底无波。

    顾清若不得不想起天家之争,无不是血痕累累,这些事情在他眼里,果真算不得什么。

    就算不是天家,那些名门望族,世家亲贵,乃至平民百姓之家,真要争端一起,兄弟反目,父子决裂,也未尝是稀奇事。

    天下熙熙攘攘,无一不是为名为利。

    起风了。

    顾清若见到第一片落叶从院中的树上飘落下来,心中这样呢喃着。

    她回京的时候,还是盛夏时节,可见时光易老,流年匆匆。

    “在想什么?”叶瑾煜从里间出来,便见着她站在窗前发呆。

    顾清若回首嫣然一笑“无事可忙,不过闲着愣神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手这么凉,眼见天凉了,入夜丫鬟也不知道给你多加件衣服?”叶瑾煜脸色有些难看。

    顾清若立刻帮丫鬟们解释“是我吩咐了不让人打扰的,我又不是小孩子了,也不必她们时时盯着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倒是嘴硬,真病了我不准你告假,看你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嘴上说得凶狠,到底是看着顾清若加了件外袍,才揭过这话。

    顾清若乖乖穿起衣袍,一时间屋子里安静下来,外面的喧闹声便显得更加热闹。

    在热闹的衬托下,只有淡淡风拂草木之声的若芳居,显得更加寂静了。

    “外面可真热闹。”叶瑾煜如此说。

    “可不热闹么,这可是庆王妃的出阁,天家喜事。这日后我见了她,都得行礼问安呢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想给她行礼还不简单……”

    皇城巍峨,黑砖金瓦,铸成了皓国最后一道魏巍金汤。

    顾清若一出宫,就见到了镇国公府的马车。

    瑶红侯在车旁,一见她便迎了上来“姑娘怎么这么晚,老太爷和老爷都出来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“有些事要办。”顾清若回了一句,冲老国公和镇国公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上了马车,顾清若松了口气,问“怎么想着过来接我了?”她出门的时候可没吩咐。

    “是老太爷吩咐的,怕您伤刚好,骑马吃不消。”瑶红一边给顾清若舒缓筋骨,一边笑了起来“您都不知道,夫人听说的时候都愣住了,还以为是老爷吩咐的,直问那传话的人是不是传错了。”

    谁能想到一贯不准娇惯儿孙的老国公,会有这种吩咐。

    顾清若掀开帘子,看了看前方老国公骑马的身影,仍旧如当年一般坚毅英朗。

    “圣旨赐婚,天家恩典,若非皇上高抬贵手,臣纵有万般手段,也难让湘东王世子长出翅膀飞出这京都。”

    “有意思,说说你的推断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从前说与淮阳侯有来往,那认识淮阳侯世子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再说了,我与淮阳侯世子素无往来,怎么就这么凑巧,知道了银台司的事情?”

    “那你还答应他的条件?”

    顾清若笑了笑,避开了这句问话“总而言之,多谢圣上隆恩。”

    “你都不听一下,就答应了?”叶瑾煜的语气听起来并不是很高兴。

    但是顾清若并不在意,只要能让她回去,什么条件都可以。

    “皇上心知肚明,又何必来难微臣呢。”

    叶瑾煜沉默了半晌,挥挥手,道“回去好好养着,自然有要用你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“是,臣谢皇上隆恩。”

    隆恩浩荡,不外如是。

    顾清若起身,却没有立刻离开。

    叶瑾煜等了半天没听到殿门开合的声音,一抬眼只见她还立于殿中,身姿挺拔如松柏,似乎不管经受什么磨砺,都不能折损她半分。

    “都下去吧。”叶瑾煜屏退左右,面无表情问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?”

    “多谢皇上,肯相助湘东王世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跟朕有什么关系。”

    北狄狼子野心,随时都会发兵压境,而此刻清河军却没有大将坐镇……

    “知道了,朕会考虑的。”

    考虑?

    顾清若忍住嘴边呼之欲出的话,低低应了一声是。

    这是皇城,她是臣子,以下犯上乃是大忌,她不能授人话柄。

    顾清若漠然起身,道“臣告退。”就在她转身离开,即将靠近殿门的时候,身后传来了一个命令。

    “站住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还有何吩咐?”

    “朕可以准你回北境,但有一个条件。”

    “可!”

    数年前的岐山之战,顾清若不过是左前锋的一个统领,奉命埋伏在岐山山腰,那个时候,战事已经延续了五天五夜了。

    援兵被截,粮草告急,危在旦夕。

    若此战失败,则清河军主力大大削弱,在北境将不能再筑起坚实的防线,到时候连京都的安全都会一并受到威胁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一个重要的线报传递了回来,清河军借此一举翻盘,绝地反击,击退了北狄的大军。

    北境重新进入到僵持的和平局面。

    “皇上,请您圣裁。”

    “要做什么?这不是很明显么?北狄狼子野心,又不是这一两日的事情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止如此。”顾清若神色凝重“收到北狄的钉子密报,北狄如今大王病重,诸王子虎视眈眈,怕是有人要拿我皓国开刀立威也未可知。”

    “北狄王上病重?哪里来的消息,几分可信?”

    “从前父亲在位时嵌进去的,父母亲人都在京都的庄子养着。不到关键时刻他是断然不会主动联系我的,这么多年,他也就给过我两次消息。上一次,便是岐山之战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你要奏的事情?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你要说的就是这件事,那就回去吧,朕只当你今日没来过。”

    顾清若一掀官服,跪了下去,膝盖碰到地上忍不住吸了口凉气,缓了一缓才道“皇上,臣并非出于私心,请容臣详禀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起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顾清若起身,道“清河军已经返回北境,探亲的将士也已收到返回的命令全部回营,整装待发,只要敌方一有异动,就可出兵伏击。”

    “依照收到的情报来看,对方有集结大军的迹象,只是如今还未探明,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两位爱卿若有事可以先走,朕就不多留你们了。”

    老国公和镇国公换了眼神,低头行礼“是,微臣告退。”

    等出了大殿,镇国公才犹豫道“父亲,这……”

    “苏苏自有她的打算,你我早就管不了了。”老国公看得明白,就算如今知道顾清若在做冒险的事情,也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插手的了。

    从清河军大权移交的那一刻起,镇国公府的命运就已经掌握在顾清若的手里,兴旺存活,系于她一人之身。

    就算他们猜到,顾清若或许根本就不是来谢恩的,也无法改变她的决定。